banner
CUIBEEE

CUIBEEE

AD ASTRA PER ASPERA

薛兆丰經濟學講義

前言 每個人的經濟學#

經濟學之所以有如此魅力,原因在於它是以研究陌生人的互動規律為己任的學問。人的認知和判斷,至今主要還是靠直覺和短距離的人際關係來驅動,但人的身體和際遇,卻早已置於大規模的陌生人的精妙協作之中。

你之所以買這本書,並不是因為你想成為經濟學家,而是想做個生活在現代社會的明白人,想擺脫直覺和經驗的控制,想了解經濟社會運行的規律,想顛覆自己多年積累的常識和思維定式,想對這個由海量陌生人緊密連接而成的社會做出恰如其分的反應。

經濟學幫你培養經濟學品位。權衡一種觀點,尤其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觀點,其標準往往不是對或錯,而是高或低、輕或重;看高手過招,辨思想源流,不論你覺得他們的層次如何,你都可以增長見識,增強自信,提高對理論的鑑賞水平。

人類面臨著四大基本約束:東西不夠,生命有限,互相依賴,需要協調。

第 1 章 稀缺 為何商業是最大的慈善#

真實世界|經濟學的視角#

01 講|戰俘營裡的經濟組織#

雷德福的一篇文章《“戰俘營裡的經濟組織”》,在這篇文章中講述了二戰時在德國戰俘營中所發生的一些經濟活動,其中就包含著價格波動、劣幣驅逐良幣、通貨膨脹及通貨冷縮等經濟規律,以此推出市場經濟遵循經濟規律,哪怕是中國的市場經濟也是如此。

“一個戰俘物質享受水平的顯著提高,不是依靠自身攫取生活必需品的能力,而是通過商品和服務交換得以實現的。
- 雷德福

“哪怕物質的總量不發生變化,只要人与人之間能夠進行交易,幸福就能夠無中生有。而這個牧師手裡拿著的那一袋食物,就是他創造幸福的證明。”

有交易就有價格,有價格就會有價格波動。

02 講|馬糞爭奪案#

通過馬糞爭奪案的真實案例,來反映公平和效率二者的關係,要鼓勵人們創造財富,社會才會做正向發展,而公正背後其實是效率的考量。

馬糞爭奪案的故事

這個案子發生在 1869 年 4 月 6 日。原告請了兩位幫工,到馬路上撿馬糞。他倆從晚上 6 點幹到 8 點,在馬路上共堆了 18 堆馬糞。馬糞堆起來以後,因為太多拿不動,兩位幫工就回去取車,準備第二天來運。但他們並沒有在這 18 堆馬糞上做任何標記。
第二天早上,案中的被告看見了這些馬糞,就問附近巡邏的人:這些馬糞有沒有主人?有沒有人要把馬糞運走?巡邏的人說不知道。被告聽了以後,覺得這些馬糞沒有標記,也沒有主人,就把馬糞運回自己家,撒到自己的田裡了。
到了這天中午,兩位幫工帶著車過來,發現馬糞沒了,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是被告拿走了。雙方發生爭執,最後鬧到法庭上。”
-“Thomas Haslem v.William A. Lockwood, 1871”

“在法庭上針鋒相對的,有這麼幾種觀點。

一是 “溯源說”。有人主張,馬糞真正的主人是馬,因為馬糞是馬拉的;也可以進一步說,馬糞屬於馬的主人。但問題是,馬的主人把馬糞丟在路上,已經放棄了對馬糞的所有權。

二是 “位置說”。被告主張,馬糞掉到馬路上,就成為馬路的一部分,而馬路是公家的,所以誰見了馬糞都可以拿走。原告讓幫工把馬糞堆起來,只是改變了馬糞所在的位置,並沒有改變它的所有權,因而馬糞不歸原告所有。

三是 “標記說”。法庭上也有人主張,關鍵看原告有沒有給馬糞做標記,如果沒有做標記,那就不能怪別人把馬糞搬走了。

四是 “勞動說”。原告堅持認為,是幫工們花費了工夫,才把馬糞堆積起來的,所以馬糞應該歸原告所有。”

凡是經過人類勞動的成果,都是財富;凡是財富,就都有主人;有主人的財富是受到法律保護的。要尊重別人的財富,不能見到就拿走。只要有這樣的共識,這一共識又變成傳統,那麼在這個村子裡,人們就用不着花很大的工夫來保護自己的財富,他們因此也會更積極地去創造財富和積累財富。50 年、100 年後,這個村子就會走向富足。

尊重別人的財富,不能見獵心起,不能順手牽羊,這是一種普世的公正觀,每位負責任的家長都會向子女傳授這種觀念。但在這種公正觀背後,卻是效率的考量 —— 保護產權的努力是會消耗資源的,這種消耗越大,資源的淨值就越低;社會的道德規範,越是能夠幫助降低這種消耗,社會財富的積累就越多。

當我們討論公正的問題時,背後的含義往往是:這是符合效率標準的。往往是那些讓社會裡每個人都有積極性去積累財富的規則,或者那些讓社會能夠健康發展的規則,才是公正的規則。也就是說,因為有效,所以公平。

當別人在討論到底是公平重要,還是效率重要的時候,學過經濟學的人明白,公平背後往往是效率的考量,不是單個人效率的考量,而是整體社會長遠發展的效率的考量。公平和效率,往往是一枚硬幣的兩面。

03 講|看得見的和看不見的#

破窗理論是謬誤。經濟學是一門研究比較和選擇的學問,好的經濟學家和壞的經濟學家的區別在於好的經濟學家能夠權衡看得見的後果和通過推測得到的結果,而看不見的那面要靠的是想象力,做決策時應當充分考慮。

破窗理論

一個顽童把窗戶打破了,窗戶的主人就要去買玻璃,這將刺激玻璃的生產。製造玻璃的工人完成訂單以後,有了錢,就可以去買麵包,麵包工人又可以去買衣服。這樣就推動了一連串的生產。破窗理論的支持者說,有破壞才有進步,多難興邦,破壞本身就是好的。

這種思維在社會中非常常見。每一次社會經歷災難,每當有颶風、地震、海嘯時,總會有一些經濟學者站出來,說災難雖然造成了很大的傷害,但它又為下一輪就業和 GDP(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帶來了機會。

破窗理論變種:

  • 國家發展
    “有些國家走了很大的彎路,做了很多錯事,但回過頭來看,發現幸好當時做了那些錯事,這個國家才有了後來的發展。比如說,德國經歷了 “二戰”,日本遭到原子彈轟炸,所以後來才發展得很快。”
  • 工人就業
    “老人不早点退休,不把職位讓出來,年輕人就不會有工作;如果機器太好的話,機器就會替代工人,工人就沒有工作可做。可見,老人工作時間太長,或者機器太先進,對社會發展都不利。”
  • 節省物資
    “芝加哥大學的史蒂芬・列維特(Steven Levitt)寫過一部脍灸人口的著作《魔鬼經濟學》(Freakonomics,2005),書中有這麼一個例子:很多環保主義者反對用大量的塑料袋來包食物,因為這會造成很大的浪費。但這位經濟學家說,塑料袋用得越多,食物保鮮的時間就越長,食物的浪費就越少。我們要看到的,不僅僅是用了多少塑料袋,還要看到,如果不用塑料袋,要扔掉多少食物。因此,切中要害的問題是:到底是該多浪費一些塑料袋,還是該多浪費一些食物?”

看見看不見的東西要靠想象力

在這些破窗理論的變種中,看得見的,是自然災害、人為破壞、人的衰老、工具落後等問題帶來的就業機會以及花費掉的物資;而看不見的,是替代方案所導致的隱形的淨損失。

如果沒有發生自然災害、沒有人工破壞,如果人能生活得更健康,機器能更先進,那些沒被破壞的資源和節省下來的時間與勞動力,原本可以用在生產其他更有效的東西上;而如果多用了塑料包裝,是可以節省更多食物以及準備食物的時間的。

認識破窗理論謬誤之所以困難,是因為連經濟學家自己往往也說不清楚,那些節省下來的時間、人力和資源能用到什麼新的工作和生產上,而那些多花費的物資又會帶來多大的隱形利益。要理解好這個問題,得靠一點想象力。

當然,有必要澄清一下,並不是說凡是看不見的都比看得見的重要。而是說,每當我們做決策的時候,還要充分考慮那些暫時還看不見的,甚至是永遠也看不見的因素。

04 講|區分願望與結果#

好願望未必會有好結果,經濟學研究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研究事與願違的現象。

“願上帝保佑我們免受友人的攻擊 —— 要是攻擊來自敵人,我們倒能設法自衛。”
/- 康德

“上帝要教我們怎麼識別朋友當中壞的思想。那些敵人的思想,那些一眼就能看出好壞的思想,我們能夠識別,能夠抵制。倒是那些用良好願望包裝起來的思想,我們比較難識別。”

經濟學要研究的,不是 “好人做好事、壞人做壞事” 的問題,而是研究那些事與願違的現象。它要問的是,為什麼有時候好心會辦壞事?例如:
(1)最低工資制度,本來是要保護窮人的,但最後窮人的境遇反而更糟了;
(2)同工同酬制度,本來是要保護弱勢群體的利益,但最後卻損害了他們的利益;
(3)福利制度,本來是讓那些沒有依靠的人能夠找到依靠,但最後這些人的境遇卻變得更慘了;
(4)我們頒布了各種各樣保護瀕危動物的法律,但最後這些動物卻越保護越少了。

政府立法不是解決問題的終點

每當我們看到社會上有各種各樣不公正、不如意的現象,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讓政府立法,阻止這樣的事情發生。一旦法律通過了,大家就會覺得事情畫上了一個句號。

經濟學家卻不這麼看。經濟學家覺得法律通過了,畫上的不是句號,而是冒號。人是有能動性的,在這個新的法律下,每個人都會有他的對策。最後事態的走向,會跟我們的想法有很大的出入,而正是這些出入,才是最有研究價值的。

經濟學家關心的是,那些出於良好的願望而制定的經濟政策,會產生哪些有害的後果。經濟學與自然科學相通的地方就在於,它研究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 —— 經濟學關心的是事與願違的現象,而不是事與願符的現象。

人性觀|人是理性和自私的嗎#

05 講|不確定性、進化與經濟理論#

經濟學需要建立在一個堅實的基礎之上,而 “人是理性的” 這一觀點並不牢固,兩大經濟學家因此爭論。阿爾欽依此發布了講義:萬物存活要看條件,與理性與否無關。這也是達爾文優勝劣汰的進化論觀點,用進化論的角度去看經濟學的問題,這是阿爾欽所做的貢獻。

關於人是不是理性的爭論很早就有。曾經有兩位經濟學家,也發生過這樣的爭論。其中一位經濟學家叫理查德・萊斯特(Richard Lester),他說經過調研,發現企業家做事的方式跟經濟學理論說的並不一樣。

比如,當員工工資占比上升時,企業家並沒有少雇工人,產品價格也沒有發生大的變化,企業家對成本的變化並不是那麼敏感。只有當產品供求關係發生變化時,產品的價格才會發生較大變化。可見,企業家在決策的時候,並沒有完全根據經濟學家所說的最優化原則去做。經濟學理論中的成本收益邊際分析,跟現實並不相符。

另一位經濟學家弗里茨・馬克盧普(Fritz Machlup)則為經濟學做了辯護。他說,每個人在做決策時,雖然未必懂經濟學,也沒有拿著計算器計算,但是在不知不覺中,其行為已經符合了經濟學的假設,符合最大化原理了。

他舉例說,一個人在路上開車,有時加速,有時減速,有時換車道,有時超車,當然沒有拿著計算器計算,但實際上,他已經在遵循最優化的原理了。

兩位經濟學家各執一詞。那么每個人做決定的時候,到底有沒有進行精確的計算,是不是符合理性人利益最優化的原則呢?

世界是充滿不確定性的,從統計學的觀點看,只要存在不確定性,人們就沒辦法算出所謂的最優解,頂多只有一個最優的概率區間。

例如,有兩套投資方案,一套是高風險高回報,另外一套是低風險低回報,哪一個更優呢?邏輯上它們可以是等價的,我們說不出哪個是最優的。在現實生活中,往往不存在最優。其實,每個人生活在世界上,追求的不是最優,而是存活!

阿爾欽說,經濟學關心的是存活的條件:一個人,一個組織,甚至一個制度,是如何存活下來的,需要什麼條件才能夠存活下來。這些跟人是不是理性的沒有關係。

阿爾欽就為經濟學找到了一个堅實的研究基礎 —— 經濟學關心的是存活的條件。也就是說,經濟學研究的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人能夠存活下來,而如果條件發生了改變,人們存活的情況又會發生怎樣的改變。

遊戲規則決定勝負概率

06 講|亞當・斯密的人性觀#

經濟學是建立在自私的基礎上還是道德的基礎上,亞當・斯密的《國富論》裡主張人是自私的,而在《道德情操論》裡他又說人該有道德,那麼究竟該作出怎樣的選擇?人性是自私的,但同時也具有同情心和愛心,而愛心又會隨著距離拉遠而減弱,幫助陌生人並不能只靠愛心,也需要市場的協調。小圈子靠愛心,大世界靠市場。

“每個人,不需要自己關心社會福利,他也不知道自己怎麼去推動社會的福利,他只需要關心自己,追求他自己的福利就可以了。但是他在追求自己福利的過程中,會有一隻看不見的手,讓他的努力轉變為對公用事業的推動。這隻看不見的手,會讓他的自私自利推動社會福利的改進。”
/- 亞當・斯密《國富論》

人性自私,同時具有同情心和愛心

我們要先弄清楚《國富論》和《道德情操論》的出版順序。事實上,斯密首先在 1759 年出版了《道德情操論》,隔了 17 年,也就是在 1776 年才出版了《國富論》。《道德情操論》包含了斯密的整個理論框架,而《國富論》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儘管《國富論》篇幅要更長,也更出名。

斯密的第一個觀點是:人是自私的,那些完全不自私的人,連自己都不愛的人,自暴自棄的人,在社會上是不會受到尊重的。

斯密緊接著說了第二個觀點:人不僅僅是自私的,同時還具有同情心,也就是有一種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的能力。人們把自己認為的別人是否幸福,當作自己是否幸福的一部分:你幸福,我幸福;你痛苦,我也感到痛苦。這是一種天生的能力,叫 “同情心”,人人都有。人有同情心,也就是有愛心。

斯密的第三個觀點是:“人的同情心是隨著人与人之間距離的拉遠而急速減弱的。

一個人盡畢生之力,亦難博得幾個人的好感,而他在文明社會中,隨時有取得多數人的協作和援助的必要。別的動物,一達到壯年期,幾乎全都能夠獨立,自然狀態下,不需要其他動物的援助。但人類幾乎隨時隨地都需要同胞的協助,要想僅僅依賴他人的恩惠,那是一定不行的.

我們的晚餐,並非來自屠戶、釀酒商或麵包師的恩惠,而是出自他們自利的打算。我們不說喚起他們利他心的話,而說喚起他們利己心的話。我們不說自己有需要,而說對他們有利。

不要在家庭、朋友圈裡斤斤計較,過分講究市場規則,也不要在市場上強求陌生人表現出不切實際的愛心
/- 亞當・斯密

07 講|鉛筆的故事#

鉛筆雖然只由筆杆、筆帽、筆芯三個部分構成,但是鉛筆所用的原料和製造工藝卻十分複雜,一支鉛筆就能將成千上萬的人連在一起。

神奇的鉛筆

首先,鉛筆的原料非常複雜。筆杆用的是一種叫作雪松木的木材;筆杆上的油漆不是一層而是六層,油漆中含有硝酸纖維素和合成樹脂等複雜成分;筆芯裡除了石墨,還有黏土和滑石粉;筆帽上的金屬圈,據說是用黃銅做的;裡面的橡皮是紅色的,而紅色的顏料,據說是硫化鎘。所有這些原料,產地來自世界各地。

其次,它的製造工藝也非常複雜。以其中的筆芯製造為例。首先,需要將石墨與黏土等按一定比例配好;其次,將配好的原料放入機器混勻,並通過壓芯機擠壓出一定規格的鉛芯;然後,經加熱乾燥和高溫焙燒,使其具有一定的強度和硬度;最後經油浸處理而製成。僅僅筆芯製造就需要這麼多工藝,那麼深究下去,一支鉛筆的生產流程,到底有多複雜?有多少人曾經參與一支鉛筆的生產?50 人?100 人?1000 人?都不對,是成千上萬的人。

因為,除了生產筆芯,還要生產筆杆、筆帽。要生產筆杆就要鋸樹,要鋸樹就要有鋼鐵,要煉鋼就得挖礦,要挖礦工人就得吃飯。工人不僅要吃飯,還得喝咖啡。要喝咖啡,就得從很遠的地方運來。要航運就得有人造船,要造船…… 如此推演下去,整個流程會涉及成千上萬的人,涉及成千上萬的人一代一代的努力。

市場力量造就鉛筆神話

一支鉛筆,將成千上萬的人連接在了一起,它的神奇之處就在於:

首先,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掌握了製造一支鉛筆所需要的全部知識。這些知識從來不可能集中在一個人的大腦裡面,但是這支鉛筆卻做出來了。這是它神奇的第一個地方。

其次,每一個參與生產鉛筆的人,也不知道自己的努力會導致一支鉛筆的產生,每個人只是做他手頭的事情。有些人根本就不知道鉛筆是什麼,有些人根本就不需要鉛筆,但是他們的努力,卻使得鉛筆能夠生產出來。

再有,生產鉛筆的這些人,生活在世界各個不同的角落,他們互相不認識,講著不同的語言,信奉著不同的宗教,甚至可能彼此憎惡。但這沒關係,他們能夠共同合作,源源不斷地製造出鉛筆。

更神奇的是,雖然一支鉛筆凝聚著成千上萬人的努力,積聚著一代代人的知識,但是我們購買一支鉛筆所要支付的代價卻微乎其微。你只要工作十來分鐘,賺到的錢就可以買不少鉛筆。

這是多麼奇妙的現象!再看看大自然,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嗎?沒有。到底是什麼力量讓這麼神奇的事情發生的呢?那就是市場,讓成千上萬陌生人互相協作的平台。

這個神奇的鉛筆的故事,被一個叫倫納德・里德(Leonard E. Read)的人寫成了文章,名叫《我,鉛筆的故事》(I, Pencil, 1958)。

正如多年後米爾頓・弗里德曼在《〈我,鉛筆的故事〉之序言》中所說的:倫納德・里德引人入勝的《我,鉛筆的故事》,已經成為經典之作,它也確實是名副其實的經典。據我所知,再也沒有其他的文獻能像這篇文章一樣簡明扼要,令人信服地、有力地闡明了亞當・斯密 “看不見的手”—— 在沒有強制的情況下合作的可能性 —— 的含義。

08 講|商業是最大的慈善#

世界銀行的宗旨是給世界上的貧困國家提供援助,幫助人民脫貧致富,然而多年過去,耗費大量財力精力卻也成效甚微,而英美兩國聯合的娛樂活動卻很有成效。二者結果差距如此大的原因是商業和行善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四大原因讓行善扶貧難見成效

  • 缺乏反饋機制
  • 委託代理問題
  • 所托非人問題
  • 養懶漢效應

區別對待|選擇的標準#

09 講|稀缺#

稀缺是基本事實,而經濟學就建立在稀缺之上。

“經濟學這棟大廈,應該建立在什麼樣的基礎上才最穩固呢?答案是:稀缺。”

稀缺是一個基本事實

我們把經濟學建立在 “稀缺” 這個基礎上。但稀缺並不是一個假設,而是一個基本事實。稀缺是人類始終面臨的基本約束,只要我們活在這世上,就必須面對。

稀缺的含義非常廣泛,不僅指礦產、森林和能源等有形資產的匱乏,還指空氣、美貌、天資、注意力和時空等無形資產的不足。

舉兩個不容易察覺的例子。地理位置也是稀缺的。我們坐在飛機上往下看,茫茫大地,會發現土地是無限的。但所有的大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在地球儀上卻只有一個針眼那麼大。既然土地有那麼多,為什麼許多城市還要填海造地呢?原因是:土地雖然很多,但地理位置是稀缺的。

稀缺的原因

是什麼造成了稀缺呢?原因有兩個:一是我們想要的東西別人也想要;二是人的需求在不斷變化,不斷升級。

先說第一個原因,我們想要的東西別人也想要。我們經常有這樣的體驗,到商店找自己最喜歡的商品時,發現它的價格是最高的。這說明什麼?說明我們喜歡的別人很可能也喜歡。

第二個原因是人的欲望無限。只有野菜的時候,人們想要饅頭;有了饅頭,就想要吃肉,想要喝酒;有了酒肉,就想備足了饅頭和酒肉到遠方捕撈海鮮,還要用饅頭、酒肉和魚蝦來供養藝術家拍電影。某登山家在攀登珠峰時借助直升機飛了一段路程,遭到了人們的指責,那是因為人們不樂意稀釋登頂的榮譽。這種榮譽是人造的,為了爭奪這種人造榮譽,就得花費時間、精力和金錢。可以說,物質越豐富,需求就越新奇。”

010 講|選擇和歧視#

當人們在做出選擇的時候,歧視就會出現。當出現歧視時,要做的不是消除歧視,而是該怎麼去歧視,同時也要承擔歧視所帶來的代價。

由於東西總是不夠的,資源總是稀缺的,人們在利用有限資源的時候,就不得不對資源的用途進行選擇;而每當要做選擇時,都必須採取某種選擇的標準;一旦確定了選擇標準,就意味著存在區別對待,而區別對待就是歧視。

歧視不可避免

稀缺、選擇、區別對待和歧視這四個概念,其實是一體的,只要有一個就意味著同時有其他三個。也就是說,我們不可能回避歧視,而只能直面歧視,並進一步討論人在什麼情況下會歧視,歧視的條件又是什麼,誰來歧視,以及歧視的後果是什麼,等等。

歧視與逆向歧視

為了消除歧視,卻產生了新的歧視,我們稱之為逆向歧視。

不准明晃晃虧待白人,就只能靜悄悄照顧黑人

一位大法官才公然說:“為了平等待人,必須待人有別。我們不能夠,也不敢讓平等保護條款延續種族上的優越性。” 意思是,只有虧待白人,優待黑人,結果才能公平。而另一位法官則針鋒相對地反駁說:投票支持平權運動的法官,其實都是鐵杆的逆向種族歧視者。

法官們在爭論的是如何才能避免歧視,而他們似乎還沒弄清楚,由於稀缺性的存在,歧視是不可避免的,是繞不過去的,凡做選擇就必有歧視。

歧視不是問題,如何歧視才是問題

第一,由於資源是稀缺的,學校招生時,必然要對學生進行選擇,選擇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歧視也是不可避免的。不管是平權運動的支持者還是反對者,都沒有資格聲稱自己的立場是中立的,每個人的立場都是有傾向的、偏頗的。

第二,既然歧視是不可避免的,那麼誰進行了歧視,誰就要承擔歧視的後果。

第三,學校是招生的主體,學校有權制定任何歧視性的招生標準。學校可以多元化招生,招一些來自弱勢群體的學生,哪怕他們的考試成績差一點;也可以招一些體育優等生,哪怕他們的考試成績低一些,只要他們對整個群體有幫助。無論是明晃晃地規定照顧弱勢群體,還是隱性地暗中照顧弱勢群體,都可以,但學校要承擔他們這樣招生、歧視的後果。

第四,除了學校以外,畢業生的用人單位,也就是這項招生政策的後果承擔人,應該有權取得相關信息;某個學生是因為體育好、學習好,還是因為種族或膚色的特徵而被錄取的。用人單位應該有知情權。

巴奇訴美國加州大學董事會案是一個具有典型意義的案子,我們需要記住的,是大多數人容易忘記的一點:稀缺必然導致歧視。我們不應該問要不要歧視,而是要問應該如何歧視。

011 講|凡歧視必得代價#

歧視其實就是區別對待,儘管歧視不可避免,但對人的歧視越多,自己所要付出的代價就越大。

歧視別人的人,自己也得付出代價
/- 加里・貝克爾《歧視經濟學》

歧視的起源

歧視即區別對待,有兩個根本起源。

  • 偏好
  • 信息不對稱

對人歧視越多,自己代價越大

經常有人說,美國人怎麼樣、日本人怎麼樣、韓國人怎麼樣。這都是一種以偏概全的視角,這種視角是一種歧視。但了解陌生人是有成本的,以偏概全(歧視)能讓我們以最低的成本獲取一些初步的印象。

順著這個思路去想,我們會明白歧視造成的後果越嚴重,人們就越有積極性去減少歧視。如果歧視帶來的後果不太嚴重,人們就會很隨便地歧視別人。

當我們不需要付出多少代價時,就會縱容自己歧視的習慣;當我們要付出很高代價時,就會節制自己歧視的習慣。

012 講|歧視的作用和限制歧視的惡果#

歧視並非一定是件壞事,合理的歧視能夠促進經濟,而合理的歧視如果被政府禁止,那麼就會造成負面作用。

東南亞華人的歧視故事

人們一般認為,凡是歧視別人的人,都是比較強勢的人。但有人就發現,情況並不總是這樣。比如,華人在美國本來是個弱勢群體,但他們自己卻很喜歡歧視別人。在很多行業,比如博彩業、零售業、金融業,華人就喜歡自己圍成一個圈子,不跟外人玩兒。這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

有一位華人女經濟學家,名叫珍妮特・蘭達(Janet Landa),她給出了非常漂亮的解釋。

蘭達是來自馬來西亞的華僑,從小在馬來西亞長大。她在小時候就發現,本地人經常有排華的行為,排華的理由之一,是華人做生意的時候排斥非華人。

為了探尋究竟,蘭達在當地找了一個橡膠園,她發現這一帶的橡膠園是由來自福建泉州和永春縣的五大家族把持的。這五大家族分別姓陳、李、林、黃、嚴。她發現華人之所以強調儒家思想,是要用儒家思想來進行關係計算,其目的是要進行信用評級。

當地的華人把人分成七等:第一等,直系親屬,也就是近親;第二等,大家族當中的遠親;第三等,同族或者同姓的人;第四等,同村的人;第五等,同方言的人或者其他說本方言的中國人;第六等,說其他方言的中國人;第七等,非中國人,包括歐洲人、印度人,還有馬來西亞本地人,等等。

他們把人分成七等以後,做生意的時候,針對不同等級有不一樣的條款,貸款收取的利息也不一樣。

歧視行為的效率含義

蘭達通過分析發現,其實閩南人這麼做是有道理的。華人生活在馬來西亞,語言不通,寄人籬下,真發生借錢不還的情況,很難把別人告上法庭。華人沒有政府關係,也不懂當地的法律,正式的司法系統很難保護他們,就只能用這種距離的計算進行自我保護。

事實上,這種方法不僅不會減少當地華人做生意的收益,反而能夠增加他們的效益。因為同村的人、同族的人,他們都有自己的道德約束,有自己的關係、聲譽,這些都可以成為生意信用的保障。

可見,歧視有時候也是非常有建設性的。

平權運動,一場反歧視運動

在美國,存在各種各樣的歧視,政府也採取了大量措施來遏制歧視。問題是,如果政府禁止了本身合理的歧視,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呢?

10 年前,美國經歷了一場次貸危機。2000 年前後,美國房價一直攀升,直到 2006 年房價開始掉頭向下。2006 年第四季度,人們停止還房貸的現象越來越普遍。2008 年,出現次貸危機。

次貸危機為什麼會發生?有人說,是因為資本家貪婪。可是,資本家從來都是貪婪的,貪婪,並不能解釋為什麼會出現次貸危機。

也有人說,這是金融創新犯的錯。有各種各樣的資產和債務,被銀行打包賣來賣去,鏈條太長,出現委託人和代理人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從而導致了金融危機。但是,銀行家從來都是精明而審慎的,在別的行業裡面,怎麼就沒有商人把東西包來包去,最後賣個好價錢糊弄人呢?

真正的原因是這樣的。歷史上,美國人的購房率一向都比較低,其中一個原因是銀行家非常審慎,不輕易放貸,因此大多數的美國人買不起房。而從 1960 年開始,美國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平權運動,目的是矯正社會上不公正的現象,支持所謂的弱勢群體,鼓勵他們買房。

1991 年,美國商業銀行放貸的數據被公開,人們發現,能夠拿到貸款的人多數是白人,而那些少數族裔、弱勢群體,拿到貸款的可能性比白人低很多。這時候,大家覺得商業銀行有特別強的歧視弱勢群體的傾向。

到了 1992 年,聯邦儲備局波士頓分行發布了一份所謂的科學統計報告,聲稱經過嚴密的計算,美國商業銀行肯定是對弱勢群體進行了歧視。

實際上,商業銀行迫於競爭,並不會隨便歧視弱勢群體。如果真的還得起房貸,而銀行不給貸款,這豈不是銀行的損失?但是大眾並不相信。這份報告出來以後,整個社會掀起了一場要求對弱勢群體發放更多貸款的運動。

政府威逼利誘反歧視,釀造次貸危機惡果

商業銀行是商業機構,不會隨便放鬆放貸條件,承擔不應有的風險。為了促使銀行放貸,政府威逼加利誘雙管齊下。

所謂的威逼,就是政府規定,如果銀行歧視弱勢群體,經查證屬實,會被處以巨額罰款。所謂的利誘,就是讓有政府背景的兩家房地產公司 —— 房地美和房利美 —— 去收購商業銀行的房貸合同,也就是讓政府來承擔所有放貸的風險。

商業銀行看到無論怎麼放貸,最後都有政府兜著,已經沒有風險,自然改變觀念,不再對借款買房的人進行嚴格審查,相反,都鼓勵大家借款。

當所有銀行都這麼做的時候,房地產市場短時間內當然會一片繁榮。但一向審慎的銀行知道,這些債務是有毒的,所以把這些債務包來包去、賣來賣去,就像擊鼓傳花一樣,只是不知道這個有毒的資產最後會傳到誰手裡。銀行還相信一點,就是所謂的 “大而不能倒”———— 欠債越多,“影響就越廣,政府就越不會讓你倒,因而就毫無顧忌地這麼做下去。

最後的結果,就是次貸危機。

這次危機告訴我們,在現實中歧視往往都是有原因的,尤其在激烈競爭的市場經濟下,歧視往往也是有效率的。如果出於政治原因,政府 “著市場改變歧視標準的話,就有可能釀成惡果。

第 2 章 成本 不要只盯著錢#

成本概念的研究和運用,貫穿於整個經濟學體系,許多經濟學大師都曾經在成本的概念上下過功夫,做出過永久性的貢獻,有的甚至還拿了諾貝爾獎。

成本概念之所以深不可測、千變萬化,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在於它是人們想象出來的。從具象到抽象,從個體到群體,從靜態到動態,經濟學形成了一系列不同的成本概念。

選擇偏好|放棄的最大價值#

013 講|一句話給成本下定義#

用採石場的故事來闡述成本是什麼,成本是在所有選擇裡放棄的最大價值,而沉沒成本並不算作成本,成本是往前看而不是往回看。

企業家是資源配置的中間人。

當一個資源有若干個選項時,被選中的那個選項,它的成本就是所有放棄了的選項當中價值最高的那個。簡言之,成本就是放棄了的最大代價。(Cost is the best opportunity foregone.)

沉沒成本不是成本。我們說,成本是放棄了的最大代價,而如果沒什麼可放棄的,也就不存在成本。沉沒成本,就是指那些已經發生但不可收回的支出。當我們沒辦法再收回、沒辦法再放棄時,就不存在成本。凡是提到成本,我們一定是向前(未來)看,而不是向後(過去)看的。所以,沉沒成本不是成本。

我們說成本是放棄了的最大代價,是 “所有放棄了的選項當中價值最高的那個”,但問題是,所有放棄了的選項,不是沒實現嗎?既然沒實現,我們怎麼知道自己放棄了什麼東西?

而要知道放棄了什麼東西,以及這些東西到底有多大價值,只能靠想象。

中國工人有兩個選擇,要麼製造襪子,要麼製造飛機。製造襪子的成本,是放棄了的飛機;製造飛機的成本,是放棄了的襪子。請問,對於中國工人來講,究竟是製造襪子的成本高,還是製造飛機的成本高?”

014 講|你的成本由別人決定#

成本是放棄的最大代價,而負面的感受不是成本,你的成本也是社會上的其他人決定的,包括職業範圍也是社會上其他人決定的。

負面感受不是成本
將負面的感受當作成本,是很多人容易犯的錯誤。

比如我們要在自家院子裡修一個游泳池,修游泳池的過程,有許多負面感受:辛苦、勞累、一段時間的髒亂差等,但這些都不是修游泳池的成本,因為沒有放棄什麼東西。修了游泳池,這個地方就不能搭帳篷,那个放弃了的帳篷才是我們修游泳池的成本。

我們可以用幾個簡單的數字,把這個概念說得更清楚:如果游泳池給我們帶來的正面感受是 100 分,負面感受是 70 分,那麼游泳池帶來的淨幸福值是 30 分;而搭一個帳篷,我們假設它帶來的正面感受是 50 分,負面感受是 10 分,那麼帳篷給我們帶來的淨幸福值是 40 分。

這時候我們要比較的是,游泳池的淨幸福值 30 分和帳篷的淨幸福值 40 分。也就是說,修一個游泳池,我們放棄的代價是 40 分帳篷的淨幸福值,而不是 70 分修游泳池的負面感受。同樣,我們要搭一個帳篷,它的成本是我們放棄的游泳池淨幸福值 30 分,而不是搭帳篷的負面感受 10 分。

總之,游泳池和帳篷互為成本,我們不應該把修游泳池的辛苦或者搭帳篷的辛苦,看作是修游泳池的成本,或者搭帳篷的成本。

負面感受不是我們的成本,只有我們需要放棄的最大代價才是成本。而這個成本有多大,是由什麼決定的呢?

你的成本由別人決定

假設我家在長安街上有一個祖傳鋪位,專賣茶葉蛋。我的想法是,這個鋪位是我家的產權,不用交鋪租,因此我經營茶葉蛋的成本幾乎為零。但這個想法並不對,因為成本是放棄了的最大代價,而不是這個鋪位的租金。

堅持用這個鋪位來賣茶葉蛋,成本是放棄了的其他可能性,比如出租。我堅持賣茶葉蛋,放棄的就是這個鋪位的鋪租。鋪租是社會上所有其他人共同決定的,是他們的看法決定了長安街上這個位置的鋪租值多少錢,所以是社會上其他的人決定了我堅持賣茶葉蛋的成本。

如果有人願意出 2 萬元錢租這個鋪位,那麼堅持賣茶葉蛋的成本就是 2 萬元;如果有人願意出 3 萬元,那麼成本就是 3 萬元,跟這房子是誰的沒有關係。堅持賣茶葉蛋的成本,只跟一個因素有關係,那就是放棄了的最大收入。

你的職業範圍由社會決定

今天的人喜歡講 “不忘初心”,但為什麼不忘初心那麼難呢?

因為當初你有 “初心” 的時候,選擇的機會可能沒那麼多,所以比較容易堅持。但隨著境遇的變化,機會增加,你要堅持原來的看法就越來越難了,成本就越來越高了,放棄的東西就越來越多了。因此 “不忘初心”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為什麼?因為你堅持 “初心” 的成本是放棄的最大代價,這事可不由你做主,那是由社會上的其他人做主的。

我們把這個邏輯再推到極致。我問你,誰擁有你的生命?是誰決定了你如何度過自己的一生?是誰決定了你今天的職業?你肯定會說:生命是我的,當然由我決定自己的職業,或者是我的父母幫我一起做決定的。

真的是嗎?

經濟學可不這麼看。其實你的生命跟剛才賣茶葉蛋的鋪位是一個道理。沒錯,你擁有你的生命,但是你的生命怎麼度過、放在哪個用途上使用,是由社會上其他人共同決定的。

你選擇職業,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別人對各種職業的看法的影響。如果你明明能成為一個優秀的程序員,但是你非要把研究《紅樓夢》當作終身職業,那麼,你放棄的最大代價就是你做程序員的收入,你扛得住嗎?你不一定扛得住。

其實,我們年輕的時候花大量時間去學習不同的課程,參加不同的社會實踐,目的就是要搞清楚,哪個職業 “能給自己帶來最大收益,能最大限度地滿足自己的興趣,同時自己所花費的成本是最低的。

你可能以為,你能選擇的職業範圍非常廣,但是你想想,50 年前的那些職業,你現在能選嗎?100 年前的那些職業,你現在能選嗎?

其實,你今天能選擇的職業,只是一個非常狹窄的範圍,這是今天大多數人都認可而存在的職業範圍。你在這當中要選擇自己興趣最大、付出成本最低,而且在相當一段長時間裡總收入最高的職業。

經濟學的看法是:你擁有你的生命,但是你的生命是怎麼度過的,你的職業是怎麼選擇的,很大程度上是由社會上其他人決定的。

015 講|別只盯著錢#

貨幣成本並不是全部的成本,中間商賺的差價,是讓商品價格更加便宜,腐敗也是一種制度成本。

貨幣成本並不是全部成本。做決定的時候,我們要盯住全部成本,而不只是錢。

比如,我們去淘舊貨,買便宜的東西,貨幣成本就比較低,但貨幣成本只是全部成本的一部分。雖然錢少付了一些,但我們卻付出了更多的時間,買到假貨劣貨的可能性也增加了,這些都是淘舊貨的成本。所有這些成本加起來,才是淘舊貨的總成本。

又比如,我們住的地方離市中心的公司遠一點,房租會低一點,但我們同時又付出了更多的時間,這得算到成本裡;我們在 7–11 便利店買東西,貨幣成本更高,但在那里買東西,能省很多時間,也避免了不少麻煩,這時總成本可能是更低的;我們付錢在 “得到” APP(應用程序)裡訂一個專欄,貨幣成本當然更高,但是比起那些免費的學習資源來說,我們獲取有價值信息的可能性就大得多,這時候總的成本反而是下降的。

經濟學告訴我們:哪怕統計數據確實是準確的,即一元錢的商品裡,中間商賺的錢占了百分之八九十,但這百分之八九十,已經是中間商所賺取的最低比例了。由於中間商和中間商之間也在競爭,在地裡面只值一毛錢的青菜,人們再付九毛錢,就能在家旁邊的超市買到,這已經是在當前的約束條件下,人們可能支付的最低成本了。”

這個道理想明白以後,我們再看看另一種特殊的中間商現象 —— 藥品的價格。過去我們看到很多新聞,說賣藥的中間商如何腐敗,如何吃喝玩樂打高爾夫;就因為最終買單的是買藥的人,中間商增加中間成本的行為可以說是肆無忌憚、為所欲為。

但問題是,如果中間商真的可以為所欲為,那他們為什麼不變本加厲,把所有的親戚朋友都招進來大魚大肉呢?事實上,即使是腐敗者,也得精打細算,節省成本,在有限的預算下把事情辦好。中間渠道的成本,仍然是目前所有可能性當中最低的。

腐敗也是一種制度成本,它也是導致藥價上升的原因之一。然而,哪怕是腐敗行為,也仍然受到經濟規律的約束。腐敗的根源在於不適當的制度漏洞,而為了利用這些漏洞,腐敗者也仍然需要精打細算。

那有沒有辦法讓藥品價格下降一點?當然有,關鍵是要改革制度,增加制度的寬鬆程度,拓寬藥物的供應渠道,而不是單靠行政命令。供應增加,價格才會下降。否則 “,只盯著中間商,生硬地減少自然衍生出來的中間環節,效果很可能會適得其反,使得藥品價格不降反升。

在大多數情況下,中間商在幫助我們減少總成本,而不是增加總成本,而中間商之間的競爭,會使物流的總成本降到最低。

資源的價值|重新理解盈利與虧損#

016 講|從成本角度理解盈利與虧損#

成本是放棄了的最大代價,那麼由此得知放棄的代價越大,成本就越大,而盈利和虧損都是意外,在意外發生之後要對資源進行重新估值,但同時要去尋找盈利和虧損背後的原因,降低或增加其成本,讓效益最大化。

027 講|邊際革命#

[[邊際]] 就是 “新增” 帶來的 “新增”
[[邊際成本]] 就是每新增一個單位產品所需要付出的新增成本;[[邊際收入]] 是每多賣一個產品能夠帶來的新增收入;[[邊際產量]] 是每新增一份投入所帶來的新增產量;[[邊際效用]] 是每消耗一個單位的商品所能帶來的新增享受。
[[邊際效用遞減定律]]: 在單位時間內,隨著人們消耗的某種商品的數量不斷增加,消耗這種商品所能帶來的新增享受遲早都會下降。
[[邊際平衡]]:“資源是有限的,如何最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資源,使其獲得最高的效用?辦法就是把資源分攤到不同的用途上,並確保資源在這些不同用途上獲得的邊際效用都趨於相等;如果出現不等,那就應該不斷地把更多的資源挪用到邊際效用較高的用途上,直到資源在這種用途上帶來的邊際效用下降到與其他用途的邊際效用相等為止。這就叫邊際平衡的概念。如果一個人這麼做了,那麼他得到的總效用就會達到最大。”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